旅聯網論壇
 
進階搜尋
   
 
 
     

旅聯網論壇 首頁 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Re:[宜蘭南澳].南澳神社.南澳天主堂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星期日 十月 31, 2010 6:53 pm
發表人 內容
人間自轉車
訪客





文章主題: Re:[宜蘭南澳].南澳神社.南澳天主堂 引言回覆

很喜歡您的網站,每次要爬郊山之前都會先來參考一番,感謝分享!

這篇文章剛好談及小弟的研究領域,所以在此提出更正的建議。在「同治13年(1874),羅大春率領兵營修築「北路」(蘇花古道),……。雖然通往花蓮的北路始終無法恢復,然而漢人在大南澳平原建立了穩固的據點,即是今日南澳蘇花公路以南的區域。」這段文字中與我的研究成果有出入。

後山北路荒廢,一直到明治41年(1908)大南澳隘勇線推進成功這段時間,沒有漢人在南澳定居,頂多只有與原住民走私的漢人會暫時停留,隘勇線推進之後才有漢人敢進來開墾定居。大正11年(1922)總督府下令將今日蘇澳的南澳部份併入蘇澳庄。大正14年(1925)臺北州在此地實施移民,從臺北與新竹州招募漢人開墾,今日南澳漢人便是這群通稱「大南澳移民」的後代。

而關於南澳神社舊照片,我有相同但出自「臺灣警察時報」的版本,因為是自己用電腦掃描的檔案,所以沒有浮水印問題,可以提供給您增添內容的豐富。網址為photo.xuite.net/basecrazier/2585976/12.jpg
請自行複製取用,完整出處: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時報》第253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昭和11年(1936)12月發行),頁96。

如有興趣詳究,可參考拙作「張泓斌,〈大南澳地區的開路與移民開發〉,淡江歷史所98年碩士論文」,還請不吝指教。


版主回覆:
感謝張兄解惑。照片已補上,謝謝。我先閱讀大作,再找時間修正旅記。
我當時的認識確實不足,以為北路闢建之後,清軍已在大南澳成功建立基地。後來看的資料漸多,才了解北路其實沒維持多久就荒廢了,因此清朝時代漢人不太可能在大南澳建立完整的據點。我新旅記第0804篇就有引述文獻,光緒初年,北路就因泰雅族人的反抗而荒廢了。
但這麼一來,就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歷史問題可探討了。既然清軍已被趕出大南澳,那麼同治13年的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現立於南澳朝陽社區),又如何能在當地安然無恙的從同治十三年至明治四十一年(有20幾年時間),而沒被泰雅族人破壞呢?還是清軍撤退時先將石碑運回蘇澳收藏起來,後來日本人才又重新豎立的?或者泰雅族人不懂漢字,不知石碑內容?但透過通事翻譯,也應知石碑的內容才是。
 
      Back To Top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1頁(共1頁)
前往:  
     
本正體中文由 SKR Studio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