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聯網論壇
 
進階搜尋
   
 
 
     

旅聯網論壇 首頁 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登山最怕的「四不一沒有」-沒有登山專業知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星期五 十一月 06, 2009 4:39 pm
發表人 內容
霹靂HaLaKuSo黃山



註冊時間: 2008-09-03
文章: 34

文章主題: 登山最怕的「四不一沒有」-沒有登山專業知 引言回覆

根據專家研究統計,膝蓋負重倍數如下:
A.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
B.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1~2倍
C.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3~4倍 (爬山較接近第C項)
D.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4倍
E.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6倍
F.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8倍

  試想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人,每爬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 240 公斤 , 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 480 公斤之多;一個體重 80 公斤的人,每爬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 320 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 640 公斤之多;承受重量越多 , 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較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亦較快。故登山時的步伐應以不壓迫、持續性、適速性為原則,登山速度穩定,不宜過快,且應適當休息爬得較為不累;並輔以適合輔具將更為輕鬆,事前熱身,事後伸展;避免過度使用,故爬山要特別小心,以免招致「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之痛!否則今日的透支,恐為日後的補償啊!

  爬山時沒有腳步聲,走斜坡會比走階梯要好,上坡步伐要小且盡量腳掌著地,下坡步伐要小盡量腳根著地,重心在後腳跟。下坡時儘量走Z字形,可減緩膝蓋的負重;爬山前平時可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像是大腿前側的四頭肌與大腿後側的二頭肌,增強這些肌肉,可增加膝蓋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平常可以多做抬腿的動作,都可以訓練到這些肌肉。至於膝蓋前方的骨頭疼痛,很可能是臏骨關節疼痛症候群,膝蓋左右側的骨頭腫脹疼痛,很可能是關節發炎。大部份的筋骨痠痛和膝蓋疼痛,絕大多數都是動靜失衡、過度使用與自然老化所造成的,故我們爬山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多練練肌耐力但不要勉強自己的膝蓋,以免造成運動傷害。膝關節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亦較快。

  臏骨帶或護膝的使用,應注重越強的護具支持效果愈好,但相對的也會減少鍛練肌肉的機會,所以護具的使用需視實際需要配載,爬山時先熱身完再載,一開始爬山的前 30 分鐘不要戴護膝,戴上之後每 30 分鐘要拿下來休息幾分鐘,或是當膝蓋不舒服時穿上,狀況好時再拿下來,不要過度依賴護具,才有機會訓練肌肉。不同形式及材質的臏骨帶或護膝護具,效果相對不同。購買時可將症狀告知醫護人員,以利做最佳選擇。材質最好選擇有彈性及透氣排汗者佳。兩旁有加強護條者,爬山時能保護膝蓋左右兩側。前面有鏤空設計者,能讓膝蓋露出來,對臏骨壓迫較小,適合膝蓋彎曲時使用。直統包護式者,保暖支撐效果較佳,但對膝蓋前方的骨頭臏骨壓迫較大。


版主回覆:
謝謝分享。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雅虎訊息通
      Back To Top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1頁(共1頁)
前往:  
     
本正體中文由 SKR Studio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