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星期五 一月 02, 2009 10:36 am |
 |
發表人 |
內容 |
Guest 訪客
|
文章主題: 墨子 公輸 一文 |
|
|
舍其文軒,鄰有敝輿....
這個舍
是四聲 指 路 或 居所
就是三聲 指 放棄
而 看前後文來 文軒
就比較像是 "彩繪雕畫的欄杆﹑門窗的走廊..." 諸如此類
"有文彩的車子" 看來語意病不完全正確....
版主回覆:
謝謝Guest兄指正。
這個「舍」字,如您所言,可能是四聲,而非三聲(捨)。我當初的理解或許有誤,但對照前後三個「舍」字,做「捨棄」解釋,似亦可通。我已忘記當時是參考何書或何一資料。
參照全句意思,將「文軒」譯為「有文采的車子」未必不妥。試讀墨子這段話的全文:
「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全句中,墨子用了三個比較:
文軒-敝輿
錦繡-短褐
梁肉-糖糟
很明顯的,都是同類東西的比較(車子、衣服、食物)。若是將文軒譯為「彩繪雕畫的欄杆、門窗的走廊」則變成是房子比轎子,會與後兩個例子形成不一致的情況。
而「軒」字確有車子的意義。查教育部國語辭典,「軒」字有以下意義:
1.古代一種有篷、有屏蔽的車子,多為貴族所乘。左傳˙閔公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文選˙江淹˙別賦:「龍馬銀鞍,朱軒繡軸。」
2.車子的通稱。唐˙李白˙博平鄭太守見訪贈別詩:「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
3.車前高起的部分。詩經˙小雅˙六月:「戎車既安,如輊如軒。」
而若「舍」字為四聲,則「舍其文軒」字義可通,但「舍其錦繡」、「舍其粱肉」的意思就變得怪怪的,反而不如用三聲的「捨」了。
以上拙見,不知Guest兄以為恰當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