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聯網論壇
 
進階搜尋
   
 
 
     

旅聯網論壇 首頁 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登山最怕的「四不一沒有」-沒有登山專業知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星期三 十月 08, 2008 6:28 pm
發表人 內容
霹靂HaLaKuSo黃山



註冊時間: 2008-09-03
文章: 34

文章主題: 登山最怕的「四不一沒有」-沒有登山專業知 引言回覆

  人的一生只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夠了,誠如登山不是為了要去征服一座高山,那是毫無意義的;登山應是積極面對自我、挑戰自我。人生如登山,當您面對人生困頓時,是選擇懦弱的逃避人生的困境,還是無怨無悔、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挑戰呢?登山是跟大自然打交道的運動,必須遵守自然規律;是一項科學的運動,必須尊重科學;故有關山的區分及凍傷時的預防與處置也是很重要的。

  郊山:高度在1500公尺以下,離市區較近,可以在一天之內往返者,一般稱之為郊山,例如台北的觀音山,新竹的五指山等均屬於郊山。

  中級山:高度在1500-3000公尺之間,介於郊山及高山之間的山區,一般稱之為中級山。中級山區的林相較複雜,路況較不明確,通常約需要2~3天以上的攀爬,例如新竹的加里山,不過當您攀爬到2500公尺以上的高度時,空氣中氧氣的濃度便開始降低,這時應小心誘發「高山症」。

  高山:3000公尺以上之山區,稱為高山。台灣高山有200多座,一般比較熱門的山區,由於攀登者多,因此步道明顯,相反的,冷門山區的路況就不是那麼明確。山區的氣候變化很大,冬季會飄雪,攀登困難。依照規定,每10 人需有1位高山嚮導。台灣列為高山者有玉山、雪山、大霸尖山等。雪季與平時的攀登困難度相差很大,雪季需有冰雪地攀登技術及裝備。

  大氣層根據溫度的垂直分布與變化來劃分,最低一層為對流層,其上為平流層,再上為中氣層,最高層為增溫層。人類的活動大都在對流層以下,對流層厚約十公里,所有的大氣現象幾乎都集中在這裡。這層空氣的主要特性為:空氣有顯著的垂直運動、下層有豐富的水份、風速從地面向上增大、空氣溫度近乎向上均勻遞減。以平地如為常溫25℃來說,標高3952公尺的玉山大概已接近0℃,入夜之後當然更冷,因為每爬升1000公尺高度時,地表溫度將下降攝氏6度,故應特別注意高度的變化,以免凍傷。

  台灣最早一支登聖母峰的隊伍,就是由高銘和先生領軍,1992年成行,可惜那次未能登頂成功。1993年,吳錦雄成為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台灣人 。1994年,拾方方是第二位登頂者,但是在下山時不幸發生意外而失蹤。1995年,江秀真與陳國鈞聯手登頂成功,江秀真更是台灣首位登頂聖母峰的女性。1996年,蔡楓彬隊伍攻頂失敗。同年,高銘和所率領,是首次由南坳攻頂成功的隊伍,但是隊員陳玉男死亡,高銘和登頂成功後下撤時遇到突來的暴風雪;1996年5月10日下午的這場暴風雪奪走了來不及撤退的12位世界級的各國登山好手,造成了喜馬拉雅山登山史上最大的一場山難,生還者之一就是這位毅力過人的高銘和先生。在8300公尺處的冰壁中,零下數十度的低溫下,高銘和度過了他人生最長的一夜。這最長的一夜讓他體會了自然的力量,更認清了生命脆弱的本質。但是,他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他全身多處凍傷,所有手指、腳趾割除,鼻子也割掉換新。

  「雙重靴」這種鞋子是專門為了極地攀登而設計,顧名思義是由內外兩層鞋子組合而成。這種鞋子不但堅固厚重,而且價格昂貴,但它卻是極地攀登時的利器。它是由塑膠製成的外靴及保暖材質的內靴所組成,兼顧防止雪水滲入及保暖的功能,使您的腳部不致在惡劣的冰天雪地中凍傷。登高山者應將凍傷誘發因子的防範牢記在心,並針對所將從事的登山活動善加準備,因為失溫與凍傷常相互伴隨而來。在寒冷的高山環境中,當身體能量產生趕不上體溫流失的速度時,四肢的血管會反射性地收縮,減少血流,以使能量集中於軀幹;這種代償作用如果還是不足,下一步便是失溫的發生。登山者應牢牢記住,並針對誘發因子的防範,諸如良好的保溫與乾燥、適當的登山鞋、備用衣物、避免飲酒與吸煙等,都是有效預防失溫與凍傷的不二法門。

  當凍傷還在初始症狀時,我們可以用暖暖包、烤火等方式回溫;但是一旦懷疑有凍瘡形成,回溫的步驟就很重要。首級應小心移除衣物,然後換下潮溼的衣褲襪子和太緊的鞋子。再來要有一個安全遮蔽的處所和穩定的熱水供應來源。要絕對避免凍瘡-回溫-凍傷的惡性循環。然而回溫的關鍵在於迅速加溫。在大容器桶中裝滿 40 到 42 ℃的溫水,然後將患處整個浸入水桶中央,加熱一直到患處柔軟並且發紅為止,通常需時三十分鐘左右,不可超過。加溫中及回溫後會產生劇痛,可給予止痛劑。回溫後的患者必須立刻後送醫院,如後送費時較久,應先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


版主回覆:
謝謝分享。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雅虎訊息通
      Back To Top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1頁(共1頁)
前往:  
     
本正體中文由 SKR Studio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