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星期四 六月 06, 2013 10:00 am |
 |
發表人 |
內容 |
基隆人 訪客
|
| 文章主題: 碉堡討論2 |
|
|
恩嗯!版主說沒錯,從清法戰爭後膛單發步槍剛成熟還在用肉搏,到60年後歷經二戰飛機坦克洗禮的國軍,這兩種戰法可說是天差地遠,如果說國軍接收日本那些大武崙 槓子寮等砲台在修補還可以解釋,但要說繼續修補那些清朝壕溝,有那必要?!
而且目前發現那些碉堡距離海都很遠,從石皮瀨到獅球嶺甚至月眉山,這條幾公里碉堡戰線幾乎都往台北 南邊方向防守,你要說這些碉堡是陸防,但是要防誰? 二二八事件後台灣基本上就沒甚麼叛軍土匪可以有能力攻回基隆了!又何必蓋40幾個碉堡圍繞基隆怕台北方向人會攻來?
而且這些碉堡問當地人確定的是大概是民國40~50年代撤哨,那年代反攻大陸怕共匪登陸蓋海防都來不及了,還有空去修清朝留下來的陸防?
再者老蔣在台北,他會讓你基隆將軍自己蓋個環基隆碉堡要塞來防台北? 如果這樣那台北感覺也要有類似環碉堡要塞,可是感覺都沒有,目前只有基隆山上密度這麼高!?
到底是哪政權要花那麼多心力保護基隆,還怕土匪反攻?!我都覺得國軍不可能會這麼做!
這碉堡歷史可真有趣~
版主回覆:
這些山區有個特色,就是離交通要道和市區都很近。且這些碉堡大都很陽春,沒有重武裝,很難防守甚麼,應該主要是巡邏警戒之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