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聯網論壇
 
進階搜尋
   
 
 
     

旅聯網論壇 首頁 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李崠山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星期四 七月 10, 2008 10:10 pm
發表人 內容
aaa
訪客





文章主題: 李崠山 引言回覆

李崠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標高一千九百一十三公尺,李崠山上的李崠古堡聞名遠近,整座古堡呈方形,坐南向北,城外城內,野塚亂草,非常蕭瑟,掩不住的淒清幽怨,令人不禁想探究關於古堡的可歌可泣故事。
 李崠山其名由來是由於清朝名將「李崠」曾在此地屯兵,故山頂上留有當初所建的碉堡。李崠山古堡如今成為氣象觀測儀器放置的場所,進入李崠山要辦入山證。
 清光緒三十二年至民國四年,日人以武力征服山地,迫使山胞服從,於是山胞在此展開抗日戰爭,因寡不敵眾而敗北,但日軍也死傷不少。
 山上的古堡,為戰爭時所築,荒草叢林中有時還可看到骷髏,令人怵目驚心,山胞追念在李崠山的抗日行動,至今還稱此地為「古戰場」,以資紀念。


版主回覆:
網路上很多關於李崠山由來的故事,其實是山友登李崠山時,聽朱莊主說的,怎能用這些資料回過頭來支持朱莊主所言是事實呢?呵呵。
新竹縣文化局對於李崠山古堡的古蹟解說資料,完全沒提到清朝李棟的故事,只指出這座堡壘是日據時期理蕃時期所建的。李棟將軍的事蹟,並無史實根據。查詢台灣文獻,清代確有「李棟」這個人,但是在乾隆時期,當時是土牛溝的時代,漢「番」劃地立石為界,嚴禁人民越界侵墾,以免引起糾紛。並無仕何史料佐證官府曾派將領深入尖石山區。
清朝的「理番」事業,始於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之後;劉銘傳主政時期大力進行山地開發,但仍遇到挫折。例如,在內大嵙崁(大溪)的角板山一帶,清兵曾與泰雅族人在枕頭山激戰,法突破角板山,更何況是深入巴陵、秀巒、三光、玉峰這些深山部落屯兵呢?晚清都如此,更何況是乾隆時代?
 
      Back To Top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1頁(共1頁)
前往:  
     
本正體中文由 SKR Studio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