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星期二 四月 22, 2008 11:45 am |
 |
發表人 |
內容 |
Miller 訪客
|
| 文章主題: 日治時期的另一類古蹟---三角點 |
|
|
Tony:
近日開始研究1900年起在台灣測設的三角點基石, 也許也可以成為您研究日治時期歷史的一個題目, 與其他古蹟不太一樣, 在稠密的住宅區中常常被破壞與遮蓋, 但是在山林中卻是萬年保存, 也成為山友的好朋友, 登山補給站的7777可是個中高手.
版主回覆:
謝謝miller兄。
將來有機會,我倒很想去探訪苗栗大湖的第一號基石。 |
|
| |
|
|
 |
星期二 四月 22, 2008 5:36 pm |
 |
發表人 |
內容 |
Miller 訪客
|
| 文章主題: Re: 日治時期的另一類古蹟---三角點 |
|
|
原來Tony兄早有"預謀"了!!
天字第一號三角點「包樹崠」
相關日期:2007/03/10(星期六)
包樹崠又名鍋鼎山,標高593公尺,位於苗栗縣大湖鄉,三等三角點一號,正是全台獨一無二的漢字直式小寫天字第一號三角點就在這裡。去年當知道包樹崠是第一號三角點時,就在某一個假日(忘了日期)夫妻兩專程要去朝聖一番,剛進入山區就開始下大雨,到了登山口雨勢仍未停,停車的地方剛好是山腳,又是個大轉灣的陡坡,雨水從山上往下衝,產業道路有如一條小溪流。在車上等了約三十分鐘,看雨勢小了點,夫妻兩商量了一陣子,決定上山去。穿上簡便型雨衣朝著掛有登山路條的小徑前行,走了約三十公尺後,出現在眼前的不是刺藤擋路就是芒草比人高,看不出有任何路跡。原本以為輕鬆好走的郊山,竟然是無路可走,兩個人不死心的用登山杖奮力或揮或砍,邊躦邊爬了二、三十公尺仍然找不到路徑,也沒見到
任何路條,因為是夏天,為了安全起見,只好失望的退了出來。
有上一回經驗,這一次就帶了一把山刀及鋼剪,並下決心完成攀登使命。再次來到登山口,往登山口望去,跟以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樣,不只一路好走,路旁也有不少嶄新的南北各地山友或團體所懸掛的路條,心想先前來訪的山友已經清理了路徑,自己也帶了刀剪,沿路只要遇有妨礙行進的藤草一律除去,輕輕鬆鬆花了30分鐘即登頂(經一番清理後,現在正常行進應該不須20分)。以下是路況介紹:
台3線南下約133.8公里處閃黃燈處左轉(北上應過無名橋右轉),進入之道路右鄰小溪,進入路口右邊豎立有「往鍋仔棟」指示牌,路左民宅門牌為「南昌路66-1號」。行約100公尺經過「順義橋」後遇叉路(左右叉路不取),左小彎即循上山柏油路前行,沿途皆取主幹線行,續行約850公尺遇大小差不多之三叉路仍循中間之主幹線行,再行約1100公尺(自路口起點至此合計里程約2050公尺)於道路大左彎上坡處右邊(路邊電桿「小邦高分22右分50」)即為登山口。
版主回覆:
這記錄我曾讀過,有列入檔案。
我曾想,雖然爬不了千座山,但第一號基石,總可以去摸一下,何況這座山又不高。呵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