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聯網論壇
 
進階搜尋
   
 
 
     

旅聯網論壇 首頁 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鷺鷥潭與瓦爾登湖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星期一 九月 03, 2007 4:46 pm
發表人 內容
J.C.Lin



註冊時間: 2007-09-03
文章: 24
來自: 台北

文章主題: 鷺鷥潭與瓦爾登湖 引言回覆

再次拜讀版主的桃花源記﹝或曰:鷺鷥潭記﹞,細品其文字與思想。有點感想如下:
遊記中說:《鷺鷥潭岸邊腹地不大,一人獨處坐岸邊,靜默與山水會心,怡神悅性,此時境界最佳。若兩人同行,暢敘幽情,我想情韻亦佳,而三人以上同行則嫌多,恐怕有負這山水幽情。》此言不假。
一人獨處,以自己為友,不感寂寞,是最幸福的事。叔本華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大加讚揚獨處的好處,認為獨處是幸福之源。除自己外,世上那裏找得到與自己個性與思想完全相同的人,有自己為伴,行止進退,稱心如意。況且,獨步山林,有鷲,有魚,有山,有水,有蛙,有虫,有風,有雲為伴,何來寂寞?美國著名作家亨利‧梭羅在其名著「瓦爾登湖﹝Walden Lake﹞」中,有一文專談「孤獨」,文章很美。
「兩人同行,暢敘幽情,情韻亦佳。」這是真理。但比較適合男女情人。此時,就不是快樂兩個字所能形容的了,而是極幸福的事。其實,「幸福」並無等級,我只是用世俗一般人較易瞭解的語言表達罷了。
除了情人之外,還有一種不可多得的「兩人同行」。當遊記敘及:《在鷺鷥潭邊,不見鷺鷥芳蹤,卻見一隻大冠鷲從前方上空掠過湖面而過,神情清晰可見,似在對我微笑。近岸的湖水,則有魚群悠游,似是台灣石班魚。魚兒水中游浮習性則與平時所見不同,游姿更從容安詳。》讀者閱及此,或會聯想起莊子「秋水」篇的一段故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兩人同行,若效法莊子惠子,邊賞景,邊談文史哲學,不亦樂乎。


版主回覆:
呵呵,我最嚮往的還是獨行鷺鷥潭,自己內心的對話,境界最能完全掌屋。若是兩人同行,情韻雖佳,但有時雙方動靜不一,心思不一,則旅遊的心情像走在槓桿上,得注意維持平衡,終不若獨行來的清心與自在。
我想莊子獨自觀魚,應該會覺得比惠施作陪觀魚來得自在吧!雖然兩人是至交好友。呵呵。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Back To Top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1頁(共1頁)
前往:  
     
本正體中文由 SKR Studio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