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星期四 四月 22, 2010 10:51 pm |
 |
發表人 |
內容 |
chungyan 訪客
|
文章主題: 李錫金孝子坊相關疑問 |
|
|
牌坊之旌表內容不知TONY兄是否有研究?
1.閩浙總督"部堂"與福建巡撫"部院"之稱號之來由為何?
2.台灣學政道是指"台澎兵備道"兼"台灣學政"嗎?如是為何"學政"置於"道台"稱號之前?(福建提督稱號至於學政稱號前)
版主回覆:
牌坊上的官員署名,當時也引起我的興趣,列名順序代表上下排名。抄錄如下:
閩浙總督部堂 何璟
福建巡撫部勒 方錡
福建提督學政 孫詒經
福建布政使司 慶裕
(以上為上級長官)
台澎學政道 張夢元
台北府知府 陳星聚
新竹縣知縣 李郁階
(以上為台灣各級長官)
我對清代官職並沒有深入了解。我想是因為當時台灣還沒建省,未設學政及布政使司官職,台澎兵備道(台灣軍政最高首長)也兼提督學政。張夢元當時的官銜應是「台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至於為何不用「台澎兵備道」,而用「台澎學政道」?我想是因為張夢元看場合署名。畢竟這是孝子坊,功能與教化有關,牌坊上寫著「兵備道」,總是怪怪的,所以將學政放在前頭,也有道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