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聯網論壇
 
進階搜尋
   
 
 
     

旅聯網論壇 首頁 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Re:[台北平溪] .再探石硿子古道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星期三 十二月 09, 2009 7:53 pm
發表人 內容
老山胞
訪客





文章主題: Re:[台北平溪] .再探石硿子古道 引言回覆

Tony 不但用腳踩踏前人足跡,也動筆書文,讓人從字裡行間聞嗅到古道的昔日的風華和蒼桑,如今更動手一揮一刀之間,替山友除草開路,從文章看得出來Tony 的付出及用心。這段山路主要是走的人少,加上106縣道上,往雙溪的隧道打通後,交通便利後.應該更加冷門了.而且這一帶感覺雨水較多 , 山路祗要幾個月沒人走 , 各種植物馬上紛至沓來.這種山路祗要常有人走動.就會明朗些。下次我們如果召集人馬,帶著長柄的掃刀去,大家再把路清一清 ... 愛山的朋友 , 我們大家一起來 , 別讓tony 一個人獨自動手!


版主回覆:
呵呵。謝謝老山胞。石硿子古道離家較近,我就認養這段古道。有人手支援當然更好。
當日砍草輕鬆如意,回來也沒事,一週後才驚覺腰部閃到,隱隱作痛,現在抬起左腳,左腰神經便酸痛不已。希望休養幾日便能沒事。
 
      Back To Top  

星期三 十二月 09, 2009 8:26 pm
發表人 內容
LKK山客



註冊時間: 2007-02-10
文章: 420
來自: Taipei, Taiwan

文章主題: Re:[台北平溪] .再探石硿子古道 引言回覆

老山胞 寫到:
Tony 不但用腳踩踏前人足跡,也動筆書文,讓人從字裡行間聞嗅到古道的昔日的風華和蒼桑,如今更動手一揮一刀之間,替山友除草開路,從文章看得出來Tony 的付出及用心。這段山路主要是走的人少,加上106縣道上,往雙溪的隧道打通後,交通便利後.應該更加冷門了.而且這一帶感覺雨水較多 , 山路祗要幾個月沒人走 , 各種植物馬上紛至沓來.這種山路祗要常有人走動.就會明朗些。下次我們如果召集人馬,帶著長柄的掃刀去,大家再把路清一清 ... 愛山的朋友 , 我們大家一起來 , 別讓tony 一個人獨自動手!


版主回覆:
呵呵。謝謝老山胞。石硿子古道離家較近,我就認養這段古道。有人手支援當然更好。
當日砍草輕鬆如意,回來也沒事,一週後才驚覺腰部閃到,隱隱作痛,現在抬起左腳,左腰神經便酸痛不已。希望休養幾日便能沒事。


鋤草嗎?算我ㄧ份。
其實拿筆的人不宜過度勞動,會受傷,當做全身運動出汗就好。
TONY人氣旺,登高一呼,響應的人應該會很多才是。
其實不必這麼辛苦,有老【小】還要養的人更不適宜,請多珍重,可透過公家機關申請人力幫忙。


版主回覆:
呵呵,一回生,二回熟。可能使力不當吧,累倒是不會累。

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愛爬山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參觀發表人的個人網站
      Back To Top  

星期四 十二月 10, 2009 7:11 am
發表人 內容
LKK山客



註冊時間: 2007-02-10
文章: 420
來自: Taipei, Taiwan

文章主題: Re:[台北平溪] .再探石硿子古道 引言回覆

LKK山客 寫到:
老山胞 寫到:
Tony 不但用腳踩踏前人足跡,也動筆書文,讓人從字裡行間聞嗅到古道的昔日的風華和蒼桑,如今更動手一揮一刀之間,替山友除草開路,從文章看得出來Tony 的付出及用心。這段山路主要是走的人少,加上106縣道上,往雙溪的隧道打通後,交通便利後.應該更加冷門了.而且這一帶感覺雨水較多 , 山路祗要幾個月沒人走 , 各種植物馬上紛至沓來.這種山路祗要常有人走動.就會明朗些。下次我們如果召集人馬,帶著長柄的掃刀去,大家再把路清一清 ... 愛山的朋友 , 我們大家一起來 , 別讓tony 一個人獨自動手!


版主回覆:
呵呵。謝謝老山胞。石硿子古道離家較近,我就認養這段古道。有人手支援當然更好。
當日砍草輕鬆如意,回來也沒事,一週後才驚覺腰部閃到,隱隱作痛,現在抬起左腳,左腰神經便酸痛不已。希望休養幾日便能沒事。


鋤草嗎?算我ㄧ份。
其實拿筆的人不宜過度勞動,會受傷,當做全身運動出汗就好。
TONY人氣旺,登高一呼,響應的人應該會很多才是。
其實不必這麼辛苦,有老【小】還要養的人更不適宜,請多珍重,可透過公家機關申請人力幫忙。


版主回覆:
呵呵,一回生,二回熟。可能使力不當吧,累倒是不會累。


人力銀行在此
http://blog.xuite.net/go7838/uhj/29085722


版主回覆:
謝謝LKK兄。原來還有這項公共服務可以申請。
不過,整理山徑沒那麼急迫,機會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申請才是。
住在平溪當地的山友若能就近協助,定期維護石硿子古道,那才是長治久安之策。
金山的竹子山古道就是一例,在當地邱義工的定期維護下,昔日被稱為古道祕徑的竹子山古道,如今已是路徑清晰,成為適合山友走訪的親山路線了。

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愛爬山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參觀發表人的個人網站
      Back To Top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1頁(共1頁)
前往:  
     
本正體中文由 SKR Studio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