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 Guest Book
我 要 張 貼 留 言
3600:15-6137
姓 名:
主 題:
我的留言:
禁止含有字串 ( href cash http <a> casino )
8741. Nicholas
(2008-12-22 18:22:22)
主題: 慶賀勇士規來
爬山時鳥叫蟲鳴,適合與山林對話。
爬山有如修行,望著一山比一山高,應學習謙卑;當登頂視野遼闊,應學習心胸開朗。
獨行好比獨修;團隊共遊有如共修。那種較好?那就是修行看個人囉!
古語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倘以此為標準,獨行是獨修;郊山一日遊是心情娛悅,淺嘗即止之修;中級山搭帳蓬一起睡好多天,志趣相合,爬完各自返家,有二十年之修;連續爬高山73天,得心靈契合好夥伴共修共業,應有四十年之修,就爬山而言,乃功德圓滿,可喜可賀。
至於我與各版主素未謀面,僅來留言版聒噪四年而已,也可謂有四年之修,哈哈。
版主回覆:
無論如何修行,做為一位登山客,我覺得獨行是很好的基礎訓練。跟著領隊嚮導走,有人導引,自然就少動腦,缺乏臨場判斷的磨練。獨行一年,至少可抵兩年跟團的修行。所以Nicholas兄的登山功力應在八年以上。
8740. (魔鬼沾)
(2008-12-22 17:55:44)
主題: 我記憶的松山車站
我記得的松山車站,怎麼覺得已經改過三種樣貌,從一開始的木造車站,第一次改建好像是黃色水泥主體車站,後來又變成磚紅色的(也就是目前還再售票的那座),直到現在的地下化車站
老實說,除了木造站外,往後的所有改建車站,都另人有點失望,總覺得只是一座方方正正的水泥主體,缺乏造型或地方的特色
不過想想,現在的台北車站亦不過也是如此嗎;還是喜歡以前的站體設計,如今也只能從照片去回味了。
版主回覆:
第一次改建後的松山車站曾引起不少批評,例如大廳的手扶電梯斜度太陡,有危險性。我記得還曾引起監委調查。
8739. fog & mist
(2008-12-22 16:22:54)
主題: 登山過程的點點滴滴
是啊!六勇士若有Tony兄為文寫旅記的功力,我們就有福了。七十三天的點點滴滴,可以寫出三百六十五篇旅記,精彩一年啊!
版主回覆:
呵呵,我沒有功力,只有苦力。
其實寫旅記一點也不輕鬆。就像爬山攻頂,過程常常千辛萬苦,體力不濟時,也會想放棄,這時就需要苦力堅持了。旅記完成時,當然也就會有登頂的喜悅。
8738. pal
(2008-12-22 14:36:52)
主題: 確是瘋狂ㄟ!《每個人身上長滿濕疹,猶如針
若不是這麼辛苦,能在高山上漫遊數十天,是多麼美的事啊,有數不盡的美景!
版主回覆:
爬山辛苦,有時遇到天氣不好,根本無美景可言,倒霉時還淋了一身濕或弄得一身泥濘。但事後卻又回味無窮。
8737. hero
(2008-12-22 14:29:47)
主題: 當然,或多或少,其中有英雄主義的心理作祟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這些英雄主義讓我們這些平凡人的平凡日子多增加了一些色彩與調味,趣味喔,嘻嘻。
人活得相當一段時日後,厭煩感都會多多少少,來一點不同的趣味吧。
版主回覆:
呵呵,的確,人不痴狂枉一生。
登山高手,挑戰雪山玉山大縱走;登山中手,可以挑戰陽明山大縱走;登山低手,可以挑戰四獸山大縱走。挑戰或高或低,對山痴而言,都樂趣無窮。
8735. (Jason)
(2008-12-22 13:56:21)
主題: 關於\"雪山玉山縱走73天 6勇士歸來了\"
這不是最偉大的使命嗎?
==> 這是偉大的使命, 但不是最偉大.
沒有實地測量怎麼會有進步的搜救系統呢?
==> 贊成.
隨處見到的三角點也是測量人員背負上山設立, 讓台灣的各項建設初期必須進行的測量工作精確運作.
==> 沒錯. 但我也相信當初這些測量人員並非連續好幾十天, 而且是同樣的一批人, 沒夜沒日, 這麼操勞地設置三角點.
在下也頗為好奇,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沒有其他成員嗎? 一定要同樣地一批人從頭走到尾嗎?"從台北縣貢寮鄉三貂角燈塔出發,四十八天後,抵達東卯山山腳下谷關大道院,完成雪山縱走;接著繼續向南,橫越玉山山脈,昨抵達最後一站高雄縣桃源鄉獅子尾山,總路程近六百公里", 自谷關大道院出來之後, 難道沒有辦法換另一批人接續他們偉大的任務嗎?
王建民若果真替洋基隊連續投100局, 我不會替他感到驕傲, 我只會覺得他很可憐, 因為他的手一定是廢掉了.
呵呵, 爬山與棒球是兩碼子事, 扯遠了.
至於六勇士果真在誠品信義書店開講, 呵呵, 不好意思, 小弟恐怕也抽不出空, 因為小弟也有自己極其卑微的爬山計劃等著小弟去計劃與執行.
版主回覆:
我相信六勇縱走雪山玉山73天,主要應不是為了測量或調查的目的,而是為了一種自我實現的挑戰。若是為了測量及調查的目的,則誠如jason兄所言,應分工合作,有人先發,有人中繼,有人救援,不必讓六人如此辛苦工作。
六勇士當然是為了完成一項自我挑戰的壯舉,測量及調查只是他們附帶的任務而已。
8734. fog & mist
(2008-12-22 12:51:32)
主題: 登山過程的點點滴滴
Miller,我們促請六勇士在誠品信義書店開講:有關登山過程的點點滴滴,讓讀者與山友同好分享,如何?
版主回覆:
呵呵,誠品開講固然好,但在網路公佈資料及心得更為重要,這樣才可以永遠被山友蒐尋及參考。
8733. (Miller)
(2008-12-22 12:29:43)
主題: Re: 關於\"雪山玉山縱走73天 6勇士歸來了\&q
"六勇士沿途記錄何處有水源地、何處可搭營帳、山地稜線是否改變、直升機降落地、通訊良否等,這些資料將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太空衛星遙測圖像、 GPS定位系統製成完整資訊,提供林務、消防等公部門、民間救難組織、一般民眾參考,預定明年中旬公布在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網站 "
這不是最偉大的使命嗎? 沒有實地測量怎麼會有進步的搜救系統呢? 隨處見到的三角點也是測量人員背負上山設立, 讓台灣的各項建設初期必須進行的測量工作精確運作.
版主回覆:
有前人辛苦種樹,後人才能夠輕鬆乘涼。
8732. (Jason)
(2008-12-22 12:24:04)
主題: 關於\"雪山玉山縱走73天 6勇士歸來了\"
是不是一定要這麼辛苦, 每天背2,30公斤, 上上下下, 刮風下雨, 而且是走73天, 呵呵, 超人也瘋狂.
君不見那些做苦力的勞工朋友們, 其實他們的身體已經被操得一身病痛.
若將爬山定位在休閒活動, 還是不要爬得太累太操勞比較好, 這樣才可以爬得長長久久.
不過, 他們好像是在工作, 還是..., 真可憐.
版主回覆:
郭台銘曾說過,大概的意思如下:
為了金錢工作,容易疲倦。
為了理想工作,不怕風雨。
為了興趣工作,永不疲倦。
六勇士在中央山脈縱走兩個多月,應該不是為了工作賺錢。呵呵。
8728. pal
(2008-12-22 10:21:10)
主題: 七年旅記的回顧,是改變的時候了?
雪山玉山縱走73天 6勇士歸來了
【聯合報記者顏福江 高雄縣報導】
六勇士花七十三天完成雪山、玉山兩大山脈探勘,劉崑耀(右起)、陳秀真、周銘倉、邱耀堂、柯正民與吳明旭。
記者顏福江/攝影
「給登山者一條安全的路!」柯正民等六名登山高手,以七十三天完成雪山、玉山兩大山脈縱走,用雙腳記錄避難點、通訊點、救難點,給日後登山者寫下一本登山安全指南。
10月11日出發
今年十月十一日,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成員柯正民、劉崑耀、吳明旭、陳秀真、邱耀堂、周銘倉六人,從台北縣貢寮鄉三貂角燈塔出發,四十八天後,抵達東卯山山腳下谷關大道院,完成雪山縱走;接著繼續向南,橫越玉山山脈,昨抵達最後一站高雄縣桃源鄉獅子尾山,總路程近六百公里。
領隊柯正民說,高山地形會因地震、風災改變,「即使像我們常登山的也會碰到迷路」,為給登山者一條安全的路,減少山難發生,他們決定探勘雪山、玉山兩大高山。
身上長滿濕疹
柯正民說,男隊員平均負重卅公斤行囊,唯一女隊員陳秀真也扛起廿五公斤重背包,雪山縱走才開始,在雪山山脈哈盆棲蘭池段就碰到十七天大雨,「山區溫差大,白天潮濕悶熱,晚上氣溫驟降,每個人身上長滿濕疹,猶如針刺難受,外加毒蟲、螞蝗、小黑蚊叮咬,個個體無完膚!」
吳明旭形容「每天在悶熱、潮濕、發霉、濕冷中捱過分分秒秒。」陳秀真說,「常面臨山高水深、叢山峻嶺,也穿越錯綜複雜的高海拔各類林相,有千山我獨行的愴然。」
冰霜雪雨濃霧
周銘倉表示,遇到芒草叢生、泥濘濕滑的路徑,得發揮披荊斬棘的精神,不小心就被割傷;邱耀堂說,高山氣候多變化,冰霜、雪雨、濃霧常讓大家進退兩難,必須突破難關。
一路上吃足苦頭,但也發現許多新鮮事。在雪山山屋碰到今年第一場瑞雪,難得看到台灣稀有保育類動物帝雉、水鹿、黃喉貂;睡夢中被山羌叫聲驚醒,望向滿天星斗,一天疲憊消弭殆盡;沿南勢溪挺進到棲蘭池夜宿池邊「與鴨共舞」,平添一股浪漫。
寫下登山資料
六勇士沿途記錄何處有水源地、何處可搭營帳、山地稜線是否改變、直升機降落地、通訊良否等,這些資料將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太空衛星遙測圖像、GPS定位系統製成完整資訊,提供林務、消防等公部門、民間救難組織、一般民眾參考,預定明年中旬公布在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網站
【2008/12/22 聯合報】
版主回覆:
辛苦了!六勇士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8726. Nicholas
(2008-12-22 01:17:37)
主題: 自我鞭策
娶老婆、娶細姨
呵呵,娶老婆太久以前的事;娶細姨尚未革命成功(也不敢革命),是故,娶字打錯了。
版主回覆:
竹子山的環境頗適合山豬生長,大山豬要娶個三妻四妾大概不成問題。
我們都曾在那裡遇過山豬,而我走五腳松古道時,發現獵人設的獸夾陷阱,山友還差點踏到呢!
8725. Nicholas
(2008-12-22 00:17:01)
主題: 閱旅記的回顧
呵呵,用了四年的網路匿稱一下子要放棄還有點捨不得。
想當年在內柑宅山道正面遇到那隻大山豬,瑟縮在山道旁草叢,草叢不停抖動,我想再耗下去也不是辦法,就一旁繞過,剎那間人獸互望的短暫過程,至今仍感受深刻。也祝福那隻真正的大山豬取老婆、取細姨、多子多孫。
在下只多在陽明山區爬山,近來烏來山區也爬過一些,山林見聞尚屬有限,實不該對板主評選議論。恕斗膽一言,tony兄未把竹子山那帶山道列入評選我認為是對的。竹子山雖稱郊山,但林相複雜不亞於中級山,實不應鼓勵入門者攀登。
還有,心境雖隨年齡增長改變。但論到爬山,仍是威猛依舊,這是性格問題,改不了。呵呵。
版主回覆:
真巧,我與山友走圓柳古道,回程在茄苳坑附近也遇見一隻大山豬。說不定是同一隻。呵呵。
8724. skr
(2008-12-21 23:32:02)
主題: Re: 新寫一篇旅記
Tony :
新寫一篇旅記:[歲末回想].七年旅記的回顧與自賞(中)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53/tony0653.html
最下方的:
【相關旅記】
.[歲末回想].七年旅記的回顧與自賞(上)
鏈結位址錯了.
版主回覆:
呵呵,怎麼連續漏看了小恐龍的留言。
已修正。謝謝。
8722. (大山豬)
(2008-12-21 16:49:00)
主題: 閱旅記的回顧
約2004年3月(記得是阿扁連任那年) 我父亡故,長居北海福座,因思親,我幾乎每星期假日地在三芝山區報到,幽幽蕩蕩、漫無目的在田野間遊蕩。後在採金古道口看到一張旅聯網布條,進而認識旅聯網及tony等人網站,就醬樣,在三芝山區混了一年半,呵呵。故,我上旅聯網的年資四年。
(tony說是旅聯網掛的唯一布條。可見人還是不能做壞事,縱使即便只做一次還是會被發現的,哈哈哈。)
記得當時對山矇矇懂懂,完全無概念,無法辦識何為山道,抓著地圖就一骨腦的爬到竹子山上去,現在想想當時還滿瘋狂的。
現在對山以有充分認識加上有聽到許多山林軼聞,覺得爬山這種運動還是不可輕忽危險,什麼飄飄之說都是無根據的,唯有充分準備才是正辦。
人生有許多四年,平淡無奇也是過了四年。但最近這四年對我而言較特殊,歷經長輩凋零,心情起浮頗大,對生命意義另有一番詮釋。
我詮釋了什麼?人終有下舞台的一天。我要進步,要認真過好每一天、多陪伴家人歡聚,在人生落幕後,就不用長噓短嘆了。
多謝,旅聯網、登山補幾站、tony、冬烘、蕭郎、Jennifer、老恩、lee、山客等引我入門,我以後會多爬山報答,哈哈哈。
也敬祝諸位版主未來寫更多旅記,未來更美好。
對了,我想要讓竹子山大山豬的名稱落幕了。以後我的名稱為St.Nicholas,大家都會喜歡我的。
版主回覆:
「旅聯網」之名(梁山?)的登山條確實只綁過一次,就在三芝的茄苳坑採金古道,沒想到就讓St.Nicholas兄遇到了。呵呵,也是有緣。
St.Nicholas兄名字改得好,代表心境心情隨年齡經歷而改變。年紀漸長,自不能像大山豬那般勇猛亂鑽箭竹林,否則誤觸陷阱就不好了。
p.s.茄苳坑採金古道差一點就入圍,惜因路況不佳,為避免導引好奇而不熟路徑的山友誤闖此地。所以這篇被評審阻卻於審查門外,
8718. (Kash)
(2008-12-21 13:41:01)
主題: 七年旅記的回顧與自賞
Tony兄的七年旅記回顧與自賞,讓老讀者重新回味當年一篇篇精采文章,也喚起近年來依著Tony與蕭郎的足跡悠游山林的美好記憶,謝謝Tony兄的無私分享,期待另一個七年.
版主回覆:
在回味往事的過程,彷彿在走一個新旅程,又有新的體驗。
未來七年會如何?天知道。但每個人都要堅定的走下去。
也祝福Kash兄,單車環島之後,接著去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