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 Guest Book

我 要 張 貼 留 言 3331:15-6137
姓  名:
主  題:
我的留言:
禁止含有字串 ( href cash http <a> casino )
9450. 8648 (2009-04-26 09:05:08) 主題: 台北蘆洲李宅筆誤
李友邦在浙江從事抗日的期間,認識了嚴秀峰。嚴秀峰,民國10年(1939)出生於杭州...
民國10年應是1921年才是


版主回覆:
因前後文對調修改,將台灣義勇隊成立的西元年代,誤植為李女士的出生年。已修正,謝謝。
9449. Tony (2009-04-25 23:22:20) 主題: [台北蘆洲].蘆洲李宅
新寫一篇旅記:[台北蘆洲].蘆洲李宅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90/tony0690.html
9447. 雨傘 (2009-04-25 21:04:18) 主題: 下山比上山難
小張兄不用登山杖嗎?下坡時有登山杖補助會輕鬆很多。


版主回覆:
謝謝雨傘兄。
9446. 雨傘 (2009-04-25 21:01:30) 主題: 上廁所的問題
我又想到了,有種登山夾克﹙應該說是短大衣﹚就像睡袋拉鍊一樣是可以兩邊開的,好處是在野外上廁所時可以把拉練由胸口往下拉合到適當的地方,這樣除了有一點防寒效果外,也有簡易的遮閉功用。


版主回覆:
黃色的小飛俠兩衣也不錯。
9442. 小張 (2009-04-25 18:45:17) 主題: 下山比上山難
以我個人的登山經驗
我發現只要登山路線並不是完整的階梯步道
要下山、往下走的時候,以我個人來講,是非常的難走與恐怖
有的登山路徑,就算是坡度比較陡,但上山都還算是OK
可是同樣陡峭的路徑,若改成要下山時
就真的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往往下山還比上山更累、更難走、更吃力、更花費時間

像是我們汐止,從大尖山到四分尾山的這段登山路線
這中間有幾處的陡坡,而且是一般的泥土路,幾乎沒有階梯步道
我在好幾年前,有過從大尖山往四分尾山走,是向上的方向
覺得還蠻好走的,沒什麼問題
但是最近不久前,我再度造訪四分尾山
改從四分尾山往大尖山走去,是向下的方向
結果發現,有些比較陡峭的路段,我真的會一時不知該如何走下去
必須要用手去碰一下旁邊的樹幹來支撐,甚至必須要整個人蹲下來,用手觸地
然後非常緩慢地,用蹲得把腳往下踏,才能安全地下得了陡坡
一路上真的是戰戰競競,很怕一個不小心會整個跌跤
深深體驗到「上山容易下山難」,往下走還比往上爬更累

所以想問一下Tony兄
在你爬過這麼多山的經驗中
當你要從陡坡走下山,而且是一般的泥土路、沒有階梯的步道
此時你是如何順利且安全地從陡坡走下山??
下山是不是真的比上山更耗費精力??


版主回覆:
可參考雨傘兄的回答,登山杖可以提供協助。
一雙抓地力較好的登山鞋,也會讓你走易滑的土路輕鬆許多。
此外,就是個人的登山經驗了,對於地形的判斷,慎選良好的落腳點。
9439. 雨傘 (2009-04-23 17:20:08) 主題: Re: 上廁所的問題
忠實讀者 :
登古道一般路途上都沒有廁所,在3~5小時中,萬一想要上廁所時,男生好解決,但女性則較麻煩。請問tony 大大如何避免在爬山的過程中,發生想要上廁所的情形。

前幾天看見一個新聞
http://blog.udn.com/giveman/2836028
老實說,我認為並不理想,原因是尿完後要把這個東西放在背包內揹下山會不會心裏有壓力。


版主回覆:
謝謝雨傘兄。竟有這樣的裝備,我真的孤陋寡聞。
我對如廁問題感覺較不敏銳,或許與我的登山習性有關。
我通常在非假日登山,有時又走冷門的路線。所以較少遇到如廁地點難尋的問題。若是走大熱門的登山步道,隊伍一支接一支,如廁地點可能會較難找,而需要這樣的裝備(雖然並不理想)。
除非是像皇帝殿那樣的稜脊路,不然山林之中,山徑旁處處有樹草可遮蔽,即使忍個半個小時,我想應不難可發現適合的如廁地點。
9438. 忠實讀者 (2009-04-23 11:18:08) 主題: 上廁所的問題
登古道一般路途上都沒有廁所,在3~5小時中,萬一想要上廁所時,男生好解決,但女性則較麻煩。請問tony 大大如何避免在爬山的過程中,發生想要上廁所的情形。


版主回覆:
男生好解決,所以我沒有如何避免的問題。順其自然而已。
至於女生,若是獨行,古道沿途無人,則也好解決。若有同伴同行,則可請別的隊友先行或如廁時請別的女伴協助守護。
以我曾與女生一起爬山的經驗來看,女生登山時,如廁的問題並不會太麻煩。當然,這是我主觀的看法,或許並不客觀。
9437. (法賓) (2009-04-22 22:41:54) 主題: 有關地址
Tony兄:
近日想寄兩本書給您,不知寄到南港山工作室地址可否。


版主回覆:
可以。先謝謝法賓兄。地址再確認如下:
115
南港7-91號信箱
南港山文史工作室 收
9436. (eric李) (2009-04-22 20:44:12) 主題: 雷雨季節登山郊遊應注意
雷雨季節登山郊遊應注意,
尤其是現代人都有手機,
萬一剛好來電,
想不打中你都不容易呢,
大家注意了。
PS.有關八里圾垃廠一事,
是我想當然爾了,
真不好意思。


版主回覆:
呵呵,有關八里海邊那棟明顯的建築物,我也是想當然爾的認為是八里垃圾廠。因為參考的幾份登山地圖,都標示八里垃圾廠大概在那個位置。經李兄提起,我不太確定,所以才上網查證。
9435. 翠湖居士 (2009-04-22 18:11:44) 主題: 火金姑來照路 4/25 烏來內洞 免費導覽
您可曾於夏日晚間,在鄉野溪邊,
欣賞過草叢中一閃一閃的美麗光芒?
她,像是黑夜中提著燈籠的小精靈,
又像天上的星星頑皮的跑到草叢中嬉戲,

在協會所舉辦的賞螢活動中,您將發現,
欣賞大自然給我們最美麗的禮物-螢火蟲,
也可以如此容易~

*導覽時間:2009年4月25日 (六) 晚上7:00
*領隊:吳加雄
*副領隊:陳君玳
*導覽志工:陳柏彥、釣媥魽B楊清雯、林蕭華、闕廷安
*集合地點: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停車場
*交通方式:公車-計程車:搭新店客運-烏來線,在烏來總站下車,下車後轉搭排班計程車,至內洞森林遊樂區停車場門口集合。強烈建議自行開車:台北→新店碧潭→北宜路→新烏路→烏來觀光大橋(過已不收費的收費站)→左轉溫泉街→瀑布路→內洞森林遊樂區門口停車場
*導覽路線:以領隊安排為主。
必備裝備:輕便長袖衣褲、防滑步鞋或登山鞋、水壺、個人慣用藥品、乾糧少部B雨具、車資、手電筒(需搭配紅色玻璃紙)。
*注意事項:
1.內洞並無蚊蟲,請勿噴灑防蚊液,以免造成螢火蟲死亡。
2.請於手電筒前方加上紅色玻璃紙,請勿使用LED白光手電筒,以免破壞螢火蟲生態。

~感謝台大昆蟲系昆蟲保育研究室 吳加雄、陳君玳協助螢火蟲解說~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台北市10681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63號3樓-6
電話TEL:886-2-27040809 傳真FAX:886-2-27040991


版主回覆:
也歡迎大家來台北市信義區虎山溪賞螢。
9434. 張海宇 (2009-04-22 14:07:44) 主題: 天母水管路
水管路並非是古道,而是山上一個居民出資興建.日本人所建路徑是在旁邊已荒廢無人走.致於從魚路古道而下的,是在一頭叫做下竹林登山步道.(政府記錯了)


版主回覆:
天母水管路已有一段歷史,就可稱得上是一條古道,即使是一位居民開闢的,也算是一條古道。只能說,這條水管路並不是最原始的天母古道.只是現在許多人習慣將天母水管路稱為天母古道,也算是約定成俗了。
9433. (tracy) (2009-04-22 09:57:16) 主題: 想請問新竹的山
請問如果這星期想爬鳥嘴山、鵝公髻山、五指山你比較建議那一個?因為這星期天氣不穩定,如果下雨那一個比較不危險?


版主回覆:
如果下雨,則都不太適合,我很難說哪一座比較不危險。
這三座山都不是一般郊山,都有不少的泥土山徑,下雨必定溼滑,若是十八尖山或飛鳳山這種全鋪石階路的山,就較不受下雨天的影響。
9432. Tony (2009-04-21 14:32:54) 主題: [台北林口].林口森林步道
新寫一篇旅記:[台北林口].林口森林步道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89/tony0689.html
9431. 菊次郎 (2009-04-21 13:36:31) 主題: 有關紅色笑臉噴漆
最近新聞有報,紅色笑臉噴漆攻佔北部山林步道
的確有這回事,在陽明山山區著名景點及步道入口都有這很明顯的標記。
有的在樹幹上,牆壁上。
我想Tony兄及各位朋友都曾看過吧。


版主回覆:
這是舊新聞了。大概兩三年前,台北近郊的山林,出現了這個笑臉怪客,以噴漆為樂。山界曾大加撻伐,我以為已經消聲匿跡了。莫非最近他又靜極思動了!?
9427. Joanna (2009-04-21 01:17:50) 主題: 乾隆與台灣
您好。 謝謝您寫了許多不錯的文章,讓我們能對歷史與地理有更深的認識。 在此,我有個私人問題想要請教滿腹經綸的您。 那就是乾隆皇帝曾經下江南,他來過台灣嗎?還是曾經派兵來台灣? 時間大概是在何時?

p.s. 我年邁的爹爹最近放無薪假,閒來沒事,突然想編族譜,他說我們的祖先是跟著乾隆來台灣的,他很想知道是在乾隆哪一年?

Thx for your reply.


版主回覆:
就歷史記載,乾隆皇帝沒有來過台灣。
乾隆51(1786)時,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次年,乾隆派福康安率軍來台平亂。福康安是乾隆皇帝寵信的愛將,民間傳說他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因此,福康安來台的史實,後來衍生為「嘉慶君遊台灣」的台灣民間故事。
你的祖先若是跟著乾隆來台灣,可能是指乾隆52年(1787),福康安來台的那一年。我只是大膽猜測而已。
福康安在鹿港登陸,或許可查查祖譜,看看是否可找到些許證據。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18/tony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