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自然人文遊記留言板 - Guest Book

我 要 張 貼 留 言 1710:15-6137
姓  名:
主  題:
我的留言:
禁止含有字串 ( href cash http <a> casino )
12645. 妍羽 (2010-06-19 11:07:05) 主題: Re:[家庭記憶].畢業典禮
再過幾年,tony就可以當外公了,先恭喜恭喜!


版主回覆:
妍羽兄可不要嚇我啊。呵呵。
12644. deshow (2010-06-18 19:52:46) 主題: Re:[北市中山].雞南山步道.文間山.劍南蝶
6/16端午節這一天,趁著難得沒下雨的假期,想說走走台北近郊的山區,於是便依循著Tony兄的路線而行。然而,當行走於往文間山的山徑時,驚見一條灰色的蛇橫於道路中央,看其形狀及大小,疑似與Jack兄所見相若。雖然其馬上便鑽入草叢,但這一條比我至今於郊外所見都還要大得多的蛇,仍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走這條路線的山友還請多多留意。


版主回覆:
這條步道竟然連續遇見大蛇,是因為端午節的關係嗎?呵呵。
往好處想,台北近郊的山林生態環境確實比以前改善許多了。現在松鼠這麼多,蛇的族群數量大概也隨之增加不少。
其實,這幾年,我在山林裡,遇到蛇的機會也增加了。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新竹的北得拉曼神木、南庄的石門古道,還有雙溪的內盤山古道,都曾遇過大蛇。漸漸能以平常心對待,就不在旅記中特別提起,以免嚇到初入門的山友。
以我的經驗,其實蛇更怕人,反應也比人快,所以我們發現蛇時,多半是看見正在逃離的蛇尾部份。因為蛇會先逃,所以爬山時踩到蛇的機率微乎其微,當然也不會有互相衝突的場面(虎頭蜂反而比較危險)。
當然,走山路時,眼睛要隨時注意路面的變化。誠如deshow兄所言,要多多留意,但希望讀者別因為有蛇而因此影響了探訪山林的心情。我每次獨行山林裡,遇到蛇時,也是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將心情調適回來。但將心比比,蛇遇到我們,恐怕也是要躲起來調適一下心情,才敢再出來覓食。
12643. 老潭 (2010-06-18 17:21:31) 主題: Re:小粗坑古道初探.夜訪侯硐、九份
圖畫的很好..
弓橋社區是我的故鄉..
小粗坑是我爸媽的故鄉..


版主回覆:
10年前,小粗坑聚落還是不為人知的祕境,小粗坑古道還沒被山界發現,如今已是一條熱門的古道。老潭兄對此應有更深的感觸。
12642. may (2010-06-18 10:10:44) 主題: Re:[鐵馬之旅].基隆河岸自行車道(彩虹橋-
請問若從南港基隆河要如何騎到淡水


版主回覆:
我沒實際騎過。但沿著基隆河,沿途應該都有清楚的指標。
不過記得要騎右岸,不要騎左岸。左岸的大佳河濱公園為花博展覽場地,現已封閉中,要繞道比較麻煩。
12641. 八斗子鄉民 (2010-06-17 21:43:31) 主題: Re:[基隆市].八斗子.望幽谷.潮境公園
八斗子裡的八斗文具行 在郵局那條街
去印個身分證 只是印正反面
他給我用一張A4的紙 還裁成1/4
因為印正反面所以操作了兩次
就這樣身分証小小一張 印兩面
七元 我聽了傻住 拜託 紙給我裁1/4了
這樣也要七元 就算是正反印了兩次 也不用七元吧
只是覺得很貴 去7-11自己印 兩張完全的A4紙
多的還可以自己用 也才四元 跟我收七元
去跟消基會說看看這樣價錢合不合理


版主回覆:
人工服務加裁切作業,多了新台幣3元,好像也不算太貴。
鄉民兄下次買東西記得應先問清楚價格,以免自覺吃虧。
經營一家小店養家活口,多年努力,商譽得來不易,我覺得若非受到大委屈與極不公平的待遇,則私下小怨一下,一笑置之即可,實不宜在網路上公然抱怨,使人商家形象毀於一旦,而讀者也未會必全然認同。
12636. 論文無著的吳郭魚 (2010-06-17 15:29:45) 主題: Re:[台北坪林].坪林茶業博物館.虎字碑
Tony大哥,我是你的忠實觀眾XD,對淡蘭古道的發展也很有興趣。
有關於這塊虎字碑,及淡蘭古道北宜段,有篇文章有作一些討論,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黃智偉,〈從「淡蘭便道」到「北宜公路」:一個交通史與古道學的考察〉,《「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文章裡面質疑這塊虎字碑,甚至認為也有放在三貂嶺的可能。
看來這塊虎字碑的謎若能解開,應該也會讓我們對清代後期淡蘭古道的發展,更有所了解吧~哈哈,只是有感而發XD


版主回覆:
謝謝。我沒看到這篇論文,不知黃智偉先生的推論根據何來,有機會倒很想一讀此篇論文內容。但此碑曾存於國防部後備司令部,且被發現的年代並不久遠,記錄失實的可能性較低。三貂嶺與北宜公路的石牌,相距頗遠,國軍開路,發現古碑,記錯地點的機會似乎不大。還是其中另有隱情。
如果還有第三座虎字碑,那就皆大歡喜了。呵呵。
12635. 伯炯 (2010-06-17 14:32:12) 主題: 有關廣慈博愛院
tony大哥你好
曾經看到您有言及廣慈博愛院的網誌
提供下面的網站
供您看參看 關心一下囉
http://xinyigreens.pixnet.net/blog


版主回覆:
謝謝伯炯兄。
12634. chen (2010-06-17 13:41:19) 主題: Re:[台北坪林] .鬼子瀨尖(大尾山步道).水
跟隨遊記:「發現馬路旁有小石階可通往下方的農園,而農園矮籬之外,就是水聳淒坑溪步道了。於是取道農園,穿過芭焦樹及小竹林,改走水聳淒坑溪步道下山」;艱辛穿過芭焦樹及小竹林,結果前約100公尺處有良好步道接產道。


版主回覆:
謝謝chen兄補充。這芭焦樹及小竹林,前段有些雜草,不過路很短,忍一下就過去了。
12632. (ringo) (2010-06-17 11:06:54) 主題: Re:[家庭記憶].南湖612橙軒成發會
tony家的女將們ㄧ個比一個優秀勒
現代社會最好的是多元化 不再用單一考試分數決定價值
peggy的感性告白應該可以代表許多少年青澀的歲月吧
想必上了大學有更多的社團活動 到時候的成果表演
又更不得了啦


版主回覆:
謝謝ringo兄。我女兒沒那麼優秀啦。
兩個女兒,一文靜,一活潑,只順其自然發展而已。
家長當然關心成績,但成績一斤值多少?總沒有寶貝千金來得重要。
12631. (Leo) (2010-06-17 09:51:46) 主題: Re:[新竹市].青草湖.靈隱寺
羨慕版主的好運氣,我昨日(端午節)攜家帶眷從台北開車至青草湖遊玩,只見汙泥一片,湖中無水。去(98)年三月去一次即早已放乾,在水一方餐廳服務生告知可能七月左右可儲水,十月再去仍無水,連同昨日已在該餐廳用餐三回,回回面對乾涸湖底,實甚敗興,聽說青草湖僅有今年春天短暫蓄水,隨即又放乾,不知要進行何種工程,路旁有一部怪手,但也無人施工,不知何意。青草湖無水似已成常態?建議有意前往者,可先打電話至在水一方詢問一下以免失望。


版主回覆:
怎麼會如此?我以為整治完畢後,應當一年四香皆青草湖色。
Leo兄住台北,不妨有空去內湖碧湖走走。我覺得碧湖並不輸青草湖。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34/tony0634.html
(以加權平均湖光山色及交通成本後分數比較)。
12628. (法賓) (2010-06-17 08:45:50) 主題: 恭喜恭喜
恭喜Tony兄連得兩喜,也請代為向嫂夫人致意!
不過猛一看南湖612的標題,還以為您爬南湖大山去咧。


版主回覆:
謝謝法賓兄。
兩千金之後,還有一座千山。
幾時能有空去爬南湖大山呢?呵呵。
12625. 昌昌 (2010-06-16 21:22:52) 主題: Re:[宜蘭礁溪].桶后越嶺古道
請問版主是開吉普車到入口附近嗎?因為今天開房車~路況不太好~從宜蘭進去走到6.5k背小孩覺得小徑危險就放棄了~想說下次騎機車可能比較方便


版主回覆:
我也是開房車,路況確實不好,地面崎嶇。所以在中途停車,走了一段土石產業道路。騎機車當然較方便,可以直接騎至登山口。
12623. PP (2010-06-16 19:19:01) 主題: Re: 太魯閣紀行(二): 文天祥公園.祥德寺步
我回去看(eric李) 留言,發覺他誤會我了,我講的並不是指我說什麼話,而是對方在意的是我做了什麼事,版主都明白了,難道你不明白嗎?他是不能接受我們這群人做歷史探尋。


版主回覆:
呵呵,PP兄多慮了。李兄的看法與我也沒差異啊。他只是強調,萬一你遇到無理或情緒的留言,就直接刪除即可。他只是提供個人看法供你參考而已,怎麼反遭誤會呢?
有的讀者完全無法接受不同立場的歷史見解,但你還是可以去探索歷史,用你覺得適當而又不會引來困擾(或騷擾)的方式來表達。萬一還是遇到了,若反躬自省,用詞立意並無不當,對別人的評論或攻訐,就不必太在意了。畢竟,這種留言攻訐大多都是匿名且不負責任的。何必為此而耿耿於懷呢?
12614. 創意團 (2010-06-16 00:17:47) 主題: Re:[家庭記憶].南湖612橙軒成發會
哦,照片很不错啊~~~很有感觉~~


版主回覆:
謝謝。黑暗中拍照,照片效果有限。現場感覺才high啊。呵呵。
12612. 安達 (2010-06-16 00:01:01) 主題: Re:[家庭記憶].南湖612橙軒成發會
tony平安!
真巧呢,小女高中也是永春高中手語社,負責文宣和總務,也曾去南湖表演過呢!現在已是輔大醫學院二年級,白天上課,晚上還當家教,沒時間參加社團了
tony兩個女兒都這麼優秀,令人羨慕呢!
功課過得去就好,重要的是碰到問題時該怎麼去面對,怎麼去處理,這就是參加社團的最大好處‧
小女成發會時,去募了四十多萬的款,身為父親的我,居然渾然不知哩!
現在年輕人真是厲害呀!
祝tony闔家端午節愉快!


版主回覆:
謝謝安達兄。
我是永春高中的前身永春國中畢業的。永春在山頭上,所以以前我們常說自己是松山區"最高"學府畢業的。呵呵。
現在的孩子辦起活動,真的令人刮目相看,大概是不受填鴨教育,而又處自由民主時代,所以漸有美式高中多彩多姿的校園生活吧。我們那個時代,則是強調紀律,男平頭,女清湯,整齊劃一,呆板就是美麗。